跳转到内容

File:頭城東嶽廟.jpg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這個文件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文件(4,093 × 3,075像素,文件大小:4.22 MB,MIME类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中文(臺灣):1870年(同治九年),福建漳州府平和縣吳姓、黃姓移民由唐山合奉東嶽大帝香火渡臺,由烏石港登陸後,在頭圍堡中崙莊港子墘築廟奉祀,臺灣割讓後依舊神威顯赫。當地仕紳曹天和獻地,乩童黃慶擔任管理人,1903年(明治36年)建廟,1917年(大正六年)定名為「集興堂」。1906(明治39年),當地先民曹天和的母親生病非常嚴重,後來據說是東嶽仁聖大帝幫她醫治好,因此還願建廟,後改名東嶽廟。1954年,重建。1992年,因原廟地小,且無處買地,因此全數拆除改為二層樓式殿宇。本廟大身尪非常有名,擁有10餘尊,造型出色,且有的為中國師傅雕塑而成。每尊大身尪就有一個神明會,卜爐主1人,頭家不定,不收丁口錢。另頭城東嶽廟每年與頭城城隍廟輪流舉辦「頭城大拜拜」活動,先為舊曆三月二十六日由東嶽廟舉辦,次年為正月初六由城隍廟舉辦,為頭城鎮每年之宗教盛事,不遜於頭城搶孤。
来源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2949&IndexCode=Culture_Place
作者 創作者:莊文生;鐘碧娟;徐永昶。貢獻者: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相机位置24° 51′ 36.58″ 北, 121° 49′ 25.71″ 东 Kartographer map based on OpenStreetMap.在以下服务上查看本图像和附近其他图像: OpenStreetMapinfo

许可协议

w:zh:知识共享
署名
本文件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3.0 台湾许可协议授权。
您可以自由地:
  • 共享 – 复制、发行并传播本作品
  • 修改 – 改编作品
惟须遵守下列条件:
  • 署名 – 您必须对作品进行署名,提供授权条款的链接,并说明是否对原始内容进行了更改。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来署名,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许可人认可您或您的使用。

说明

添加一行文字以描述该文件所表现的内容

此文件中描述的项目

描繪內容

知识共享署名3.0台湾 简体中文(已转写)

24°51'36.583"N, 121°49'25.705"E

曝光时间 简体中文(已转写)

0.008

焦距 简体中文(已转写)

18 毫米

image/jpeg

文件历史

点击某个日期/时间查看对应时刻的文件。

日期/时间缩⁠略⁠图大小用户备注
当前2022年4月13日 (三) 08:392022年4月13日 (三) 08:39版本的缩略图4,093 × 3,075(4.22 MB)Muyueh Bot

以下页面使用本文件:

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