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佛經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4月22日) |
《觀無量壽佛經》,也稱為《觀無量壽經》、《十六觀經》,總共有一卷,由劉宋禪師畺良耶舍翻譯[1]。為淨土三經中之一經。《出三藏記集》收入「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高僧傳》載畺良耶舍譯。本經只有古漢語譯本,以及從古漢語本再翻譯的版本,沒有發現梵語原本。
現代學者認為從《觀無量壽經》所使用的詞彙來看,例如同一人使用不同的譯名,以及敘事情節有轉移和斷裂,認為此經不是從印度譯出,而是使用來源不同的資料編輯在一起。至於是在絲綢之路上的綠洲王國還是中國編撰則無明確定論。[2][3][4]水野弘元認為本經雖不是從印度來,但是符合佛教的基本精神。[5]
題解
[编辑]據《高僧傳》記載,沙門僧含請禪師畺良耶舍譯出《藥王藥上觀》及《無量壽觀》,僧含筆錄。僧含以此二經是轉障之祕術,淨土之洪因,故常受持奉誦。[6]
內容
[编辑]《觀無量壽經》以阿闍世王將其父母頻婆娑羅王和韋提希夫人雙雙幽禁作故事引子,帶出韋提希夫人願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請求佛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的要旨。佛陀在說明如何思惟觀察極樂世界前,提出先修三福淨業,累積善因資糧,接著教導思惟觀察極樂世界的方法,即以下十六觀,並在最後三觀交帶了九品眾生的往生情況,敘述了上品、中品眾生以其所造功德,願生極樂世界,便蒙佛接引,往生極樂,功德大者,更能速成道業,又提出下品惡人臨終將受惡報,為苦痛所逼時,由稱誦阿彌陀佛之名,仍能仰仗佛力,除卻罪業,往生極樂。
十六觀
[编辑]觀 | 想 | 概要 |
---|---|---|
初觀 | 日想 | 繫念西方日落,直至閉目、開目皆有落日歷歷在目。 |
第二觀 | 水想 | 觀水澄清如琉璃。 |
第三觀 | 地想 | 轉而初見極樂國地琉璃寶地、樓閣、華幢樣貌。 |
第四觀 | 樹想 | 觀極樂世界寶樹、羅網。 |
第五觀 | 八功德水想 | 觀極樂世界八池功德水。 |
第六觀 | 總觀想 | 繫念、諦觀極樂世界之寶樹、寶地、寶池。 |
第七觀 | 花座想 | 觀七寶蓮華座。 |
第八觀 | 麁想見極樂世界 | 觀蓮華座上金色佛菩薩像。 |
第九觀 | 遍觀一切色想 | 觀無量壽佛眉間白毫,現八萬四千色身相好。 |
第十觀 | 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 | 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 |
第十一觀 | 具足觀觀世音及大勢至 | 觀大勢至菩薩真實色身相。 |
第十二觀 | 普觀想 | 普觀無量壽佛所建極樂世界色相。 |
第十三觀 | 雜觀想 | 觀西方三聖色身相,主要提及觀相念佛方法。 |
第十四觀 | 上輩生想 | 觀根性上品的上中下三等眾生往生,獲西方三聖接引。 |
第十五觀 | 中輩生想 | 觀根性中品的上中下三等眾生往生,獲阿彌陀佛接引。 |
第十六觀 | 下輩生想 | 觀根性下品的上中下三等級的眾生,遇智者教導稱誦佛名而往生,獲化佛、化菩薩接引。 |
歷代註疏
[编辑]- 《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隋智者說。據日本學者望月信亨考證,此疏為唐代人偽作,不是智顗大師手筆。
- 《觀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慧遠撰。
- 《觀無量壽經義疏》一卷,隋吉藏撰。
- 《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唐善導集記。
- 《释觀無量壽佛經記》一卷,唐法聰撰。
-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六卷,宋知禮述。
- 《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一卷,宋知禮撰。
-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三卷,宋元照述。
- 《觀經扶新論》一卷,宋戒度述。
- 《靈芝觀經義疏正觀記》三卷,宋戒度述。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一卷,宋知禮排定,明真覺重排。
-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會本》五卷,明真覺分會,日本實觀改修。
- 《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明傳燈述。
- 《觀無量壽經直指疏》二卷,續法集。
- 《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彭際清述。
- 《觀無量壽經箋注》,丁福保註。
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编辑]1965年,在温州白象塔二层發掘出《觀無量壽經》残页。此经残宽13cm,残高8.5至10.5cm,对照同处发现的崇宁二年(1103)墨书《写经缘起》残页,认定此经本是同年或相近年代刊印,字迹特征是:字体较小,长短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有漏字并在纸面可见到字迹有轻微凹陷,其活字印刷的特征十分明显,经鉴定为北宋活字印刷本。此现在最早的《觀無量壽經》。
禪修洞
[编辑]在小南海石窟(禪修洞)的中窟刻有《觀無量壽經》的九品往生浮雕,為僧稠禪師的弟子習禪之所。[7]
註釋
[编辑]- ^ No. 365 觀無量壽佛經 第1卷.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12冊. [2020-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 ^ Damien Keown. Amitāyurdhyāna Sūtra. A Dictionary of Buddh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08-26: 10 [2020-12-08]. ISBN 978-0-19-15791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 ^ Fujita. The Textual Origins of the Kuan Wu-liang-shou ching: A Canonical Scripture of Pure Land Buddhism. Robert E. Buswell (编).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2020-12-08]. ISBN 0585349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 ^ Silk, Jonathan A.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uanwuliangshoufo-jing": Some Buddhist and Jaina Parallels to its Narrative Frame 25 (2).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181–256. April 1997. JSTOR 23448579. 此文中譯: 喬那森·斯爾克. 由紀贇翻译. 《觀無量壽佛經》的構成:其敘事結構的若干佛教與耆那教平行本 (PDF). 新加坡佛学研究学刊. 2017, 3 [2020-12-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19).
- ^ Muller, Charles. East Asian Apocryphal Scriptures: Their Origin and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initic Buddhism. Bulletin of Toyo Gakuen University. 1998, 6: 69 [2020-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7).
- ^ 《高僧傳·卷三》:「沙門僧含請譯《藥王藥上觀》及 《無量壽觀》,含即筆受。以此二經是轉障之秘術,淨土之洪因,故沉吟嗟味,流通宋國。」
- ^ 曾堯民. 北朝《觀無量壽經》觀 ──以僧稠小南海石窟與淨影慧遠 《觀無量壽經義疏》為中心 (PDF). 中華佛學研究. 2017, 18: 41-81 [2020-04-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07).
參見
[编辑]外部連結
[编辑]- The Contemplation Sutra,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J. Takakusu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ontemplation Sut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Taima Mandala Image of the Pure Land from a medieval Japanese scroll,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s found in the Contemplation Sutra. This site offers explanations in English of the various motifs of the scroll.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Scripture on the Buddha’s Teaching About Meditation On the Enlightened Being ‘Of Infinite Life’ , from The Land of Pure Bliss, On the Nature of Faith & Practice in Greater Vehicle (Mahāyāna) Buddhism, translated by Peter Johnson, ISBN 978-1-7923-4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