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戰線 (法國大革命戰爭)
義大利戰役 | |||||||||
---|---|---|---|---|---|---|---|---|---|
法國大革命戰爭的一部分 | |||||||||
法軍進入羅馬 ,1798年 | |||||||||
| |||||||||
参战方 | |||||||||
第一次反法同盟: 第二次反法同盟: |
第一次反法同盟: 第二次反法同盟: 哈布斯堡君主国 俄罗斯帝国 (直到1799年) 那不勒斯 (直到1801年) 托斯卡納大公國 (直到1801年)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拿破崙·波拿巴 安德烈·馬塞納 讓·維克多·莫羅 約瑟夫·謝勒 弗朗索瓦·凱勒曼 路易·貝爾蒂埃 皮埃爾·奧熱羅 路易·德賽 † 讓·拉納 路易·加布里埃爾·絮歇 菲利貝爾·塞律里埃 若阿尚·繆拉 巴泰勒米·儒貝爾 † 維克托·佩蘭 艾蒂安‧麥克唐納 |
法蘭茲二世 達戈貝爾特·維爾姆澤 約瑟夫·阿爾文齊 米海爾·梅拉斯 卡尔大公 約翰·博利厄 保羅一世 (1798–1799年) 亞歷山大·蘇沃洛夫 費迪南多四世 費迪南多三世 米開朗基羅·寇利 |
意大利戰役是法國大革命戰爭中發生在義大利地區的一系列衝突,主要發生在意大利北部,由法國共和軍與由奧地利、俄羅斯、薩丁王國和大量意大利邦國組成的龐大反法同盟交戰,並最終由法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成功控制了義大利的大片地區。
第一次反法同盟(1792-1797)
[编辑]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於1792年秋天爆發,薩伏依公國與尼斯伯國被法蘭西共和國併吞。1793年法軍為了應對里昂爆發的叛變而撤軍,皮埃蒙特-薩丁尼亞王國見狀便趁機入侵法國,當里昂叛亂被平定後,法軍在凱勒曼將軍的指揮下反攻義大利半島,以12,000兵力將皮埃蒙特擊退。
奧地利與拿坡里王國也開始動員部隊加入入侵法國南部的戰爭,試圖收復尼斯並向普羅旺斯進軍,聯軍由奧地利、皮埃蒙特-薩丁尼亞、那不勒斯組成,共約45,000名兵力,英國皇家海軍亦從地中海方向給予聯軍支援。法軍方面未等聯軍出擊便先發制人,1794年4月在馬塞納的領導下於薩奧爾日戰役擊敗聯軍。 法國原定的反攻計畫由剛升任准將的拿破崙所構想,但並未被戰爭部長拉札爾‧卡諾採納,原因是補給線太長,以及國內局勢不穩仍有保王黨叛亂。隨著羅伯斯比爾領導的公安委員會倒台,政治局勢一片混亂之際,反法聯軍趁機進犯薩沃納,馬塞納無視上級指示逕自出擊,於第一次代戈之戰擊敗聯軍。
1795年義大利方面軍重歸凱勒曼指揮,但面臨補給、兵員嚴重不足的窘境,而反法聯軍則有十萬之眾。凱勒曼多次向督政府請求增援未果。後由約瑟夫·謝勒接任義大利方面軍司令,在其指揮下取得洛阿諾戰役的勝利。但不久謝勒便辭去司令一職,改由在葡月政變中大放異彩的年輕將領拿破崙接任。
1796年3月,拿破崙上任後不久,便立即對發起聯軍攻勢,他手上僅有3萬餘名兵力以及60門火砲,而聯軍則有5萬之眾。拿破崙先是於蒙特諾特之戰擊退奧地利、薩丁尼亞聯軍,又在第二次代戈之戰擊敗聯軍,迫使薩丁尼亞王國簽署凱拉斯科協定退出反法同盟。拿破崙僅用一個月便扭轉了義大利戰場局勢。拿破崙接著重新部署軍力於波河一線,在科多尼奧取得小勝,迫使聯軍撤過阿達河,拿破崙下令追擊博利厄指揮的奧軍,並取得洛迪戰役的勝利。
義大利方面軍經增援,總兵力達到5萬,拿破崙開始新一輪的攻勢,首要目標是奪取要塞曼托瓦,奧地利為了增援,將曼托瓦守軍增至12,000人。拿破崙趁勢攻佔托斯卡納大公國,接著進攻教皇國。隨後他北上進攻由達戈貝爾特·維爾姆澤指揮的奧軍部隊,接連於洛納托之役、卡斯蒂廖內戰役大勝奧軍,奧地利解除曼托瓦之圍的戰略意圖破滅。兩個月後,維爾姆澤再次試圖解除法軍對曼托瓦的包圍。9月4日拿破崙於羅韋雷托之役再度擊敗奧軍分支,緊接著又於巴薩諾戰役擊敗奧軍主力,維爾姆澤不得已只能將殘部12,000人退入曼托瓦要塞,解圍部隊反倒被馬塞納率領的法軍包圍在城內。
雖然連戰皆捷,但義大利方面軍因疾病面臨減員,且沿途補給線有被切斷的風險,為了穩定後方局勢,拿破崙成立了特蘭斯帕達納共和國與奇斯帕達納共和國兩個傀儡邦國;奧地利軍也任命了新指揮官約瑟夫·阿爾文齊,目標是解除法軍對曼托瓦的包圍,並將維爾姆澤的殘部解救出來。儘管拿破崙順利將奧軍趕回布倫塔河,然而反攻過程中受到達維多維奇率領的奧軍阻礙,拿破崙不得不退回維羅納。阿爾文齊緊隨其後,11月12日於卡爾迪耶羅戰役阻擋了法軍攻勢,迫使拿破崙後撤。拿破崙以劣勢兵力,在為時三天的阿爾科萊戰役中擊敗奧軍。
1797年1月雙方都接受了增援,在決定性的里沃利戰役中拿破崙擊敗奧軍主力,曼托瓦要塞知道解圍無望,便開城向法軍投降。法軍得以向奧地利腹地進攻,進逼京畿維也納,最終奧地利同意和談,簽署了坎波福爾米奧條約,宣告第一次反法同盟的終結。
義大利中部戰事(1797-1799)
[编辑]由於拿破崙入侵北義大利造成教皇國的一連串混亂局勢,義大利半島的和平未能延續太久。根據法蘭西共和國與教皇國簽訂的托倫蒂諾條約,教皇必須放棄羅馬涅區,該區被併入新成立的奇薩爾皮納共和國,並由約瑟夫·波拿巴擔任該國駐羅馬大使。隨著第一次反法同盟的瓦解,羅馬的共和派在約瑟夫與馬圖林·杜福准將的煽動下掀起叛亂,教皇國士兵在平息叛亂過程中殺了杜福,成為拿破崙進軍羅馬的口實。
儘管教皇於1797年12月29日對此事表示歉意,然而法蘭西共和國並未就此干休,拿破崙派遣亞歷山大·貝爾蒂埃率領九千法軍進攻教皇國,最終佔領了羅馬並瓦解教皇領。庇護六世被驅逐,病死於瓦朗斯。拿破崙於1798年2月宣布教皇國瓦解,並成立了安康納共和國與台伯里納共和國兩個傀儡共和國。貝爾蒂埃亦宣布成立羅馬共和國以取代原先的選舉君主制,然而不久之後反法同盟強勢介入,那不勒斯王國於1799年入侵羅馬共和國,擔任總督的艾蒂安·麥克唐納以少量守軍抗擊費迪南多一世 的進犯,後费迪南多一世撤至聖埃莫堡。另一個法蘭西傀儡政權帕特諾珀共和國隨即向那不勒斯王國宣戰。
1799年4月樞機主教法布里齊奧·魯福率領17,000名部隊向卡拉布里亞進軍,試圖恢復君主制度,在英國艦隊的協助下,帕特諾珀共和國不久即滅亡。1799年9月羅馬共和國在那不勒斯王國的攻勢下也宣告瓦解,納入教皇國的統治直到拿破崙戰爭爆發。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1800)
[编辑]因第二次反法同盟組成,義大利半島戰事又起,與前次不同的是俄羅斯也參與了戰事。而拿破崙此時正在遠征埃及。義大利戰區司令約瑟夫·謝勒將軍此時面對來自六萬奧地利軍與五萬俄軍的威脅。1799年3月至4月初法軍被奧軍擊敗,聯軍司令官蘇沃洛夫下令追擊敗退的法軍。 謝勒將軍隨即被莫羅將軍取代。4月26-28日期間,法軍與聯軍雙方於義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區交戰,由於法軍漸趨下風,麥克唐納率領的法軍從那不勒斯北上支援莫羅。
聯軍的攻勢於五月初開始,他們嘗試橫渡波河進攻,但未成功。莫羅嘗試以剩餘的九千兵力發動反攻,但被彼得·巴格拉季昂率領的俄軍所阻,俄軍隨即佔領杜林,並重申皮埃蒙特君王的統治正當性。
法國阿爾卑斯山方面軍與俄奧聯軍展開數次小規模交戰,然而未能成功支援義大利方面軍。麥克唐納於特雷比亞戰役被俄奧聯軍擊敗,麥克唐納遂率軍撤往熱那亞,然而聯軍隨即暫停了攻勢,因為法國此時開始包圍曼托瓦及亞歷山德里亞。莫羅將軍被轉調至萊茵軍團,新任的義大利方面軍司令改由儒貝爾將軍擔任。
俄國蘇沃洛夫擔任聯軍總指揮,並於1799年秋天重新展開攻勢。聯軍於諾維戰役(1799)擊敗法軍,儒貝爾將軍亦於該役陣亡。此時維也納高層希望蘇沃洛夫將軍進攻瑞士,並改由梅拉斯將軍指揮聯軍。
由於俄國於1800年春天退出反法同盟,故義大利戰區主要由奧地利與法軍交戰。此時梅拉斯手上有十萬兵力,與法國的五萬兵力相比佔有明顯優勢。聯軍兵分三路,分別由義大利北部、萊茵河方向、法國南部開始進攻。梅拉斯已派兵包圍熱那亞,已升任第一執政的拿破崙率領預備軍開始反攻義大利,為了迷惑對手,對外宣稱預備軍僅是老弱殘兵,並秘密穿越阿爾卑斯山準備突襲奧軍後方。 在堅守了兩個月後,馬塞納最終棄守了熱那亞,但仍為拿破崙爭取了足夠的時間,法軍先於蒙特貝洛給予奧軍迎頭痛擊,接著展開決定性的馬倫哥戰役,由於拿破崙誤判梅拉斯的反攻意圖,過於分散兵力以致最初陷入苦戰,在德賽將軍及時增援下,法軍最終反敗為勝。馬倫哥戰役是法國大革命戰爭期間義大利戰區的最後一場戰役,奧地利最終同意與法國和談,義大利戰役也隨之告終。
註腳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Clausewitz, Carl von (2018). Napoleon's 1796 Italian Campaign. Trans and ed. Nicholas Murray and Christopher Pringle. Lawrence,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ISBN 978-0-7006-2676-2
- Clausewitz, Carl von (2020). Napoleon Absent, Coalition Ascendant: The 1799 Campaign in Italy and Switzerland, Volume 1. Trans and ed. Nicholas Murray and Christopher Pringle. Lawrence,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ISBN 978-0-7006-3025-7
- Clausewitz, Carl von (2021). The Coalition Crumbles, Napoleon Returns: The 1799 Campaign in Italy and Switzerland, Volume 2. Trans and ed. Nicholas Murray and Christopher Pringle. Lawrence,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ISBN 978-0-7006-3034-9
- McLynn, Frank. Napoleon. Pimlico. 1998. ISBN 0-7126-6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