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群眾心理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群體心理

群體心理学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主要解釋群體行為和個體在群體中的行為。過去主要的群體心理學家包括古斯塔夫·勒龐加布里埃爾·塔爾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史蒂夫·賴徹[1]。群众心理学发现,个体在集体中容易丧失责任感,行为会出现趋同,而且这种现象随着群体的增大会更加明显。[2][3] 最早的群體心理学文献为1841年查尔斯·麦基写成的《大眾錯覺與群體狂熱》(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4]。但是系统性的群众心理学研究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出现,古斯塔夫·勒庞为其先驱[5][6][7]

起源

[编辑]

1900年之前的幾十年,人們對群體現象進行了心理學研究。這種現代的城市文化使他們認為生活在新的不同時代。

同樣,“群體”的抽象概念在巴黎,法國和意大利王國最大的城市米蘭同時也成為一種新現象。法律改革者,特別是在意大利王國,目標是使社會法與生物法協調一致。

群體心理學的第一次辯論始於1885年11月16日在羅馬舉行的第一屆國際犯罪學大會上。會議由塞薩爾·隆布羅索和他的意大利同胞主導,他們強調生物學的決定性。

群體

[编辑]

理論

[编辑]

古斯塔夫·勒龐

[编辑]

弗洛伊德

[编辑]

去個體化理論

[编辑]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及其同事於1952年首先闡述了去個體化的概念。美國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進一步完善了去個體化的概念,他詳細解釋了為什麼匿名,缺乏社會約束和感覺超負荷等因素導致心理輸入和輸出變得模糊。

收斂理論

[编辑]

趨同理論認為人群行為不是人群的產物,而是人群是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的產物。弗洛伊德·艾爾波特(Floyd Allport)辯稱:“人群中的每個人的行為就像他獨自一個人的行為一樣,只會表現得更多。”趨同理論認為,人群是由相貌相似的人形成的,人群的行為隨後得到了人群的強化和增強。

趨同理論認為人群行為不是非理性的。相反,人群中的人們表達了現有的信念和價值觀,因此,暴民反應是普遍流行的感覺的理性產物。但是,這一理論受到某些研究的質疑,該研究發現,參與1970年代騷亂的人比沒有參加調查的同齡人更容易被定罪。

對這一理論的批評者報告說,它仍然排除了對自我和行動的社會決定,因為它認為人群的所有行動都源於個人的意圖。

新規範理論

[编辑]

新興規範理論允許正面和負面的暴民類型,因為關鍵人物的獨特特徵和行為本質上可以是正面或負面的。反社會領袖可以煽動暴力,但在人群中有影響力的非暴力聲音可能導致大規模靜坐。

拉爾夫·特納(Ralph Turner)和劉易斯·基利安(Lewis Killian)提出了從人群中產生規範的想法。新興規範理論指出,群體從一開始就沒有什麼統一性,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關鍵成員提出了適當的行動,隨後的成員加入了隊伍,構成了人群規範的基礎。

追隨者構成了暴民的大多數,因為人們往往是順從的生物,在他人的意見中受到很大的影響。Sherif和Asch進行的一致性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群體成員還對普遍現象深信不疑,普遍現像被奧爾波特描述為一種有說服力的趨勢,即如果暴民中的每個人都以某種方式行事,那肯定是不對的。

對這一理論的主要批評是,新規範的形成和遵循表明了人群中個人經常缺乏的自我意識水平(通過去個體化研究得到證明)。

演化心理學

[编辑]

社會認同理論

[编辑]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自我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主要由各種社會群體中的成員資格或非成員資格概念組成。這些群體具有不同的道德和行為價值觀和規範。

群體身份有助於建立一套行為標準;對於某些群體來說,暴力是合法的,而對於另一些群體,則是不可接受的。

人群是個人的混合體,所有人都屬於各個重疊的群體。

在更加曖昧的人群中,個人將以一種新的社會身份作為群體的一員。通過與其他群體的對抗,該群體的成員資格變得更加突出,這在群體中是相對普遍的情況。

該理論的一個關注點是,儘管它解釋了群體如何反映社會觀念和主流態度,卻沒有解釋人群採取行動推動社會變革的機制。

参考文献

[编辑]
  1. ^ Manstead, ASK; Hewstone, Miles.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Psychology. Oxford, UK: Blackwell. 1996: 152–156. ISBN 978-0-631-20289-9. 
  2. ^ Greenberg, M.S.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2010. 
  3. ^ Toch, Hans. Psychology of Crowds Revisited.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1988, 33 (11): 954. 
  4. ^ Forsyth, D. R. Handbook of Psychology Second. 2012. 
  5. ^ Reicher, Stephen. Alan E. Kazdin, editor in chief , 编.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 374–377. ISBN 1-55798-650-9. 
  6. ^ Triandis, H. C.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Mass Psychology.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1987, 32 (2): 123–124. 
  7. ^ Nye, R. A. (1975). The origins of crowd psychology. London: Sage. Barrows, Susanna (1981). "Distorting mirrors – Visions of the crow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Van Ginneken, Jaap (1992). Crowds, psychology and politics 1871–189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