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大炮
红衣大炮,原稱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制造的一种加农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軍人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象徵吉利的红布,正巧清代滿族忌諱「夷」字,便定名為紅衣大炮。
在设计上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此設計可減輕整體重量而不降其強度。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
系列条目 |
大炮 |
---|
历史 |
操作 |
国家 |
类型 |
基本介绍
[编辑]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衣大炮。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与葡萄牙也。因此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是进口荷兰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据考证,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
传入中国
[编辑]紅夷大炮[1]最远射程可达二十里以上。明朝天啟年間從葡萄牙人手里购买了英国制造的加农炮后,该炮开始传入中国。也有一种说法该炮是中国闽南工匠仿制西班牙的吕宋炮而制成[2]。
天啟六年(1626年)紅夷大炮在宁远之战中發揮極大威力。據史料記載,後金的攻城行動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八旗官兵血肉橫飛,屍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努爾哈赤在這場戰役中可能為炮火所擊傷[3],不到一年即去世。1627年,在宁锦之战中,红夷大炮再次发挥巨大威力,明军大胜。
崇禎四年(1631年)正月,後金在瀋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西洋大炮,定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他們還創造了“失蜡法”,化铸铁为铸钢,以複雜的退火、淬火程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使鑄炮工藝領先於明朝[來源請求]。由於夷字犯上滿人的忌諱,紅夷大炮便更名為“紅衣大炮”。皇太极在八旗军設置新營“重軍”(ujenchooha,烏真超哈),後來佟養性任總兵官,曹振彥任教官,開始運用炮兵戰術。
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軍擁有六十門自製的紅衣大炮,在松錦之戰發揮極大戰力,連破明軍據守的塔山、杏山二城。順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在入關戰爭中出擊潼關,李自成的大順軍列陣迎戰,清軍因主力及大砲尚未到達,堅守不戰,次年正月,又以紅衣大炮重創李自成的大順軍,李自成流竄至湖北通山縣,陣亡。
順治二年(1646年)四月二十四日,清軍調集紅衣大炮轟擊揚州城,史可法血書告急,南明政權卻置若罔聞。二十五日揚州城破,史可法壯烈成仁,清兵屠城十日,史稱揚州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