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臺灣人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台灣人口

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臺灣總人口於2024年9月的統計數字為23,404,138人[1][2]。在台灣人口結構上,台灣年輕人口仍是男多於女,雖然台灣在總人口數上,女多於男,但如果從年齡結構分類為年輕人、青年人、老年人,三種族群,依資料顯示台灣年輕人口一直是男多於女,年輕族群的男女比例是1.07,而老年人的人口才是女多於男,老年族群的男女比例是0.84。[3]

臺灣人口指標
概況
 年齡層 比例  
總人口
  
23,404,138 (100%)
0~14歲
  
2,773,644 (11.85%)
15~64歲
  
16,259,799 (69.47%)
65歲以上
  
4,380,165 (18.72%)
11,542,394
(男人口數)
11,871,214
(女人口數)
目前處於高齡社會
性別比97.23%
扶養比44.00%
 - 扶幼比17.06%
 - 扶老比26.94%
老化指數157.92%
戶人口量2.5177人/戶
人口密度646.58 (人/km2)
生死淨遷概況[5]

最新月份(7)生死淨遷概況

出生人數(率):11792(6.15‰)
死亡人數(率):15563(8.11‰)
遷入人數:102575
遷出人數:101274

本年(2024)累積生死淨遷概況

出生人數(率):97733 (5.49‰)
死亡人數(率):155187 (9.00‰)
上述截自戶口統計速報[1]
2024年每月人口變化
月份 人口 消長
人口變化圖表
1 23,419,833 −609
2 23,418,053 −1,780
3 23,416,375 −1,678
4 23,415,100 −1,275
5 23,413,608 −1,492
6 23,412,899 −709
7 23,409,323 −3,576
8 23,406,608 −2,715
9 23,404,138 −2,470
10
11
12 '
累積年度增減:−16,304
本年人口衰退,累積成長率為-0.07%
上述資料時間為2024年4月
本條目屬於
臺灣系列


前往臺灣主題頁

  臺灣藝術 總覽
  臺灣歷史 詳細
歷回台灣人口普查
年份人口±%
1905 3,123,302—    
1910 3,299,493+5.6%
1915 3,569,842+8.2%
1920 3,757,838+5.3%
1925 4,147,462+10.4%
1930 4,679,066+12.8%
1935 5,315,642+13.6%
1940 6,077,478+14.3%
1946 6,090,860+0.2%
1950 7,554,399+24.0%
1955 9,077,643+20.2%
1960 10,792,202+18.9%
1965 12,698,700+17.7%
1970 14,753,911+16.2%
1975 16,223,089+10.0%
1980 17,866,008+10.1%
1985 19,313,825+8.1%
1990 20,401,305+5.6%
1995 21,357,431+4.7%
2000 22,276,672+4.3%
2005 22,770,383+2.2%
2010 23,162,123+1.7%
2015 23,492,074+1.4%
2020 23,561,236+0.3%
来源:內政部戶政司-百年人口統計. 內政部.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歷史統計

[编辑]

1981至今臺灣人口變化

[编辑]
人口變化數據(1981~2023年)[6]
年分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人口 18,193,955 18,515,754 18,790,538 19,069,194 19,313,825 19,509,082 19,725,010 19,954,397 20,156,587 20,401,305
 ±% + 1.768% + 1.484% + 1.483% + 1.283% + 1.011% + 1.107% + 1.163% + 1.013% + 1.214%
年分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人口 20,605,831 20,802,622 20,995,416 21,177,874 21,357,421 21,525,433 21,742,815 21,928,591 22,092,387 22,276,672
±% + 1.003% + 0.955% + 0.927% + 0.869% + 0.848% + 0.787% + 1.010% + 0.854% + 0.747% + 0.834%
年分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人口 22,405,568 22,520,776 22,604,550 22,689,122 22,770,383 22,876,527 22,958,360 23,037,031 23,119,772 23,162,123
±% + 0.579% + 0.514% + 0.372% + 0.374% + 0.358% + 0.466% + 0.358% + 0.343% + 0.359% + 0.183%
年分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人口 23,224,912 23,315,822 23,373,517 23,433,753 23,492,074 23,539,816 23,571,227 23,588,932 23,603,121 23,561,236
±% + 0.271% + 0.391% + 0.247% + 0.258% + 0.249% + 0.203% + 0.133% + 0.075% + 0.060% - 0.177%
年分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2028年 2029年 2030年
人口 23,375,314 23,264,640 23,420,442
±% - 0.789% - 0.473% + 0.670%

人口相關數據

[编辑]
人口統計數據(1958~2023年)[7][a][8][9]
年份 人口數 出生人數 死亡人數 自然增加 社會增加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加率(‰) 社會增加率(‰) 總增加率(‰) 總生育率
1958 10,091,928 413,679 75,413 338,266 5,136 41.7 7.6 34.1 0.52 35.23 6.06
1959 10,484,725 423,863 74,567 349,296 43,501 41.2 7.25 33.95 4.23 38.92 5.99
1960 10,850,685 422,319 74,212 348,107 17,853 39.59 6.96 32.63 1.67 34.90 5.75
1961 11,210,084 422,740 74,352 348,388 11,011 38.33 6.74 31.58 1.00 33.12 5.59
1962 11,574,942 426,325 73,448 352,877 11,981 37.42 6.45 30.97 1.05 32.55 5.47
1963 11,949,260 427,212 72,266 354,946 19,372 36.32 6.14 30.18 1.65 32.34 5.35
1964 12,325,025 419,797 69,774 350,023 25,742 34.59 5.75 28.84 2.12 31.45 5.10
1965 12,698,700 409,620 68,414 341,206 32,469 32.74 5.47 27.27 2.60 30.32 4.83
1966 13,065,473 418,327 70,304 348,023 18,750 32.47 5.46 27.02 1.46 28.88 4.82
1967 13,371,083 376,806 72,351 304,455 1,155 28.51 5.47 23.03 0.09 23.39 4.22
1968 13,725,991 396,886 74,173 322,713 32,195 29.29 5.47 23.82 2.38 26.54 4.33
1969 14,411,976 393,455 71,063 322,392 363,593 27.97 5.05 22.92 25.84 49.98 4.12
1970 14,753,911 396,479 71,640 324,839 17,096 27.19 4.91 22.28 1.17 23.73 4.00
1971 15,073,216 382,797 71,385 311,412 7,893 25.67 4.79 20.88 0.53 21.64 3.71
1972 15,367,774 368,067 71,988 296,079 -1,521 24.18 4.73 19.45 -0.10 19.54 3.37
1973 15,642,467 369,022 73,959 295,063 -20,370 23.8 4.77 19.03 -1.31 17.87 3.21
1974 15,927,167 369,671 75,224 294,447 -9,747 23.42 4.77 18.65 -0.62 18.20 2.94
1975 16,223,089 369,349 75,551 293,798 2,124 22.98 4.7 18.28 0.13 18.58 2.77
1976 16,579,737 425,125 77,035 348,090 8,558 25.92 4.7 21.22 0.52 21.98 3.09
1977 16,882,053 397,373 79,766 317,607 -15,291 23.75 4.77 18.98 -0.91 18.23 2.70
1978 17,202,491 410,783 79,761 331,022 -10,584 24.1 4.68 19.42 -0.62 18.98 2.72
1979 17,543,067 424,034 82,244 341,790 -1,214 24.41 4.73 19.67 -0.07 19.80 2.67
1980 17,866,008 413,881 84,333 329,548 -6,607 23.38 4.76 18.61 -0.37 18.41 2.52
1981 18,193,955 414,069 87,192 326,877 1,070 22.97 4.84 18.13 0.06 18.36 2.46
1982 18,515,754 405,263 87,578 317,685 4,114 22.08 4.77 17.31 0.22 17.69 2.32
1983 18,790,538 383,439 90,951 292,488 -17,704 20.56 4.88 15.68 -0.95 14.84 2.17
1984 19,069,194 371,008 89,915 281,093 -2,437 19.6 4.75 14.85 -0.13 14.83 2.06
1985 19,313,825 346,208 92,348 253,860 -9,229 18.04 4.81 13.23 -0.48 12.83 1.88
1986 19,509,082 309,230 95,057 214,173 -18,916 15.93 4.9 11.03 -0.97 10.11 1.68
1987 19,725,010 314,024 96,319 217,705 -1,777 16.01 4.91 11.1 -0.09 11.07 1.70
1988 19,954,397 342,031 102,113 239,918 -10,531 17.24 5.15 12.09 -0.53 11.63 1.86
1989 20,156,587 315,299 103,288 212,011 -9,821 15.72 5.15 10.57 -0.49 10.13 1.68
1990 20,401,305 335,618 105,669 229,949 14,769 16.55 5.21 11.34 0.73 12.14 1.81
1991 20,605,831 321,932 106,284 215,648 -11,122 15.7 5.18 10.52 -0.54 10.03 1.72
1992 20,802,622 321,632 110,516 211,116 -14,325 15.53 5.34 10.2 -0.69 9.55 1.73
1993 20,995,416 325,613 110,901 214,712 -21,918 15.58 5.31 10.27 -1.05 9.27 1.76
1994 21,177,874 322,938 113,866 209,072 -26,614 15.31 5.4 9.91 -1.26 8.69 1.76
1995 21,357,431 329,581 119,112 210,469 -30,912 15.5 5.6 9.9 -1.45 8.48 1.78
1996 21,525,433 325,545 122,489 203,056 -35,054 15.18 5.71 9.47 -1.63 7.87 1.76
1997 21,742,815 326,002 121,000 205,002 12,380 15.07 5.59 9.48 0.57 10.05 1.77
1998 21,928,591 271,450 123,180 148,270 37,506 12.43 5.64 6.79 1.72 8.51 1.47
1999 22,092,387 283,661 126,113 157,548 6,248 12.89 5.73 7.16 0.28 7.44 1.56
2000 22,276,672 305,312 125,958 179,354 4,931 13.76 5.68 8.08 0.22 8.31 1.68
2001 22,405,568 260,354 127,647 132,707 -3,811 11.65 5.71 5.94 -0.17 5.77 1.40
2002 22,520,776 247,530 128,636 118,894 -3,686 11.02 5.73 5.29 -0.16 5.13 1.34
2003 22,604,550 227,070 130,801 96,269 -12,495 10.06 5.8 4.27 -0.55 3.71 1.24
2004 22,689,122 216,419 135,092 81,327 3,245 9.56 5.97 3.59 0.14 3.73 1.18
2005 22,770,383 205,854 139,398 66,456 14,805 9.06 6.13 2.92 0.65 3.58 1.12
2006 22,876,527 204,459 135,839 68,620 37,524 8.96 5.95 3.01 1.64 4.65 1.12
2007 22,958,360 204,414 141,111 63,303 18,530 8.92 6.16 2.76 0.81 3.57 1.10
2008 23,037,031 198,733 143,624 55,109 23,562 8.64 6.25 2.4 1.02 3.42 1.05
2009 23,119,772 191,310 143,582 47,728 35,013 8.29 6.22 2.07 1.52 3.59 1.03
2010 23,162,123 166,886 145,772 21,114 21,237 7.21 6.3 0.91 0.92 1.83 0.90
2011 23,224,912 196,627 152,915 43,712 19,077 8.48 6.59 1.88 0.82 2.71 1.07
2012 23,315,822 229,481 154,251 75,230 15,680 9.86 6.63 3.23 0.67 3.91 1.27
2013 23,373,517 199,113 155,908 43,205 14,490 8.53 6.68 1.85 0.62 2.47 1.07
2014 23,433,753 210,383 163,929 46,454 13,782 8.99 7 1.98 0.59 2.57 1.17
2015 23,492,074 213,598 163,858 49,740 8,581 9.1 6.98 2.12 0.37 2.49 1.18
2016 23,539,816 208,440 172,405 36,035 11,707 8.86 7.33 1.53 0.5 2.03 1.17
2017 23,571,227 193,844 171,242 22,602 8,809 8.23 7.27 0.96 0.37 1.33 1.13
2018 23,588,932 181,601 172,784 8,817 8,888 7.7 7.33 0.37 0.38 0.75 1.06
2019 23,603,121 177,767 176,296 1,471 12,718 7.53 7.47 0.06 0.54 0.6 1.05
2020 23,561,236 165,249 173,156 -7,907 -33,978 7.01 7.35 -0.34 -1.44 -1.78 0.99
2021 23,375,314 153,820 183,732 -29,912 -156,010 6.58 7.86 -1.28 -6.67 -7.95 0.98
2022 23,264,640 138,986 207,230 -68,244 -42,430 5.96 8.89 -2.93 -1.82 -4.76 0.87
2023 23,420,442 135,571 205,368 -69,797 225,599 5.81 8.80 -2.99 9.63 6.65 0.865

歷年年齡人口

[编辑]
人口數據(1997~2022年)
0–14岁        佔比% 15–64岁        佔比% 65岁以上   佔比%
2022 2,819,169 12.12% 16,359,678 70.32% 4,085,793 17.56%
2021 2,954,824 12.36% 16,790,176 70.79% 3,803,633 16.85%
2020 2,963,396 12.6% 16,810,525 71.3% 3,787,315 16.1%
2019 3,010,351 12.7% 16,985,643 72% 3,607,127 15.3%
2018 3,048,227 12.9% 17,107,188 72.5% 3,433,517 14.6%
2017 3,091,873 13.1% 17,211,341 73% 3,268,013 13.9%
2016 3,141,881 13.3% 17,291,830 73.5% 3,106,105 13.2%
2015 3,187,780 13.6% 17,365,715 73.9% 2,938,579 12.5%
2014 3,277,300 14% 17,347,763 74% 2,808,690 12%
2013 3,346,601 14.3% 17,332,510 74.2% 2,694,406 11.5%
2012 3,411,677 14.6% 17,303,993 74.2% 2,600,152 11.2%
2011 3,501,790 15.1% 17,194,873 74% 2,528,249 10.9%
2010 3,624,311 15.6% 17,049,919 73.6% 2,487,893 10.7%
2009 3,778,018 16.3% 16,884,106 73% 2,457,648 10.6%
2008 3,905,203 17.0% 16,729,608 72.6% 2,402,220 10.4%
2007 4,030,645 17.6% 16,584,623 72.2% 2,343,092 10.2%
2006 4,145,631 18.1% 16,443,867 71.9 2,287,029 10%
2005 4,259,049 18.7% 16,294,530 71.6% 2,216,804 9.7%
2004 4,387,082 19.3% 16,151,565 71.2% 2,150,475 9.5%
2003 4,481,620 19.8% 16,035,196 70.9% 2,087,734 9.2%
2002 4,598,892 20.4% 15,890,584 70.6% 2,031,300 9%
2001 4,661,884 20.8% 15,770,327 70.4% 1,973,357 8.8%
2000 4,703,093 21.1% 15,652,271 70.3% 1,921,308 8.6%
1999 4,734,596 21.4% 15,492,319 70.1% 1,865,472 8.4%
1998 4,815,400 22% 15,302,960 69.8% 1,810,231 8.2%
1997 4,914,280 22.6% 15,076,479 69.3% 1,752,056 8.1%

常住人口

[编辑]

常住人口係指在一處所已實際居住或預期居住6個月以上人口,包括本國籍及非本國籍常住人口,為臺灣人口普查之認定人口數之標準。可知除北部地區外,其他地區的人口所佔比例均下滑,人口仍持續向北臺灣集中

2020[10] 人口比例% 2010[10] 人口比例% 2000[10] 人口比例% 1990[11] 人口比例%
新北市 4,364,124 18.31% 4,054,467 17.53% 3,722,082 16.69% 3,065,779 15.03%
臺北市 2,603,150 10.92% 2,655,515 11.48% 2,624,257 11.77% 2,760,475 13.54%
桃園市 2,440,207 10.24% 2,190,342 9.47% 1,808,833 8.11% 1,377,934 6.76%
基隆市 367,107 1.54% 381,809 1.65% 387,504 1.74% 348,586 1.71%
新竹市 499,348 2.10% 476,273 2.06% 395,746 1.77% 342,015 1.68%
新竹縣 632,975 2.66% 522,163 2.26% 451,316 2.02% 370,970 1.82%
宜蘭縣 433,191 1.82% 426,975 1.85% 444,950 2.00% 436,600 2.14%
北部 11,340,102 47.58% 10,707,544 46.31% 9,834,688 44.10% 8,702,359 42.67%
臺中市 3,033,885 12.73% 2,731,056 11.81% 2,499,527 11.21% 2,057,857 10.09%
苗栗縣 521,804 2.19% 530,339 2.29% 534,366 2.40% 526,181 2.58%
彰化縣 1,186,437 4.98% 1,226,420 5.30% 1,255,332 5.63% 1,205,091 5.91%
南投縣 430,424 1.81% 460,869 1.99% 487,398 2.19% 515,167 2.53%
雲林縣 590,965 2.48% 618,581 2.68% 705,440 3.16% 717,263 3.52%
中部 5,763,515 24.18% 5,567,265 24.08% 5,482,063 24.58% 5,021,559 24.62%
臺南市 1,874,686 7.87% 1,840,257 7.96% 1,846,379 8.28% 1,695,110 8.31%
高雄市 2,733,566 11.47% 2,777,384 12.01% 2,756,775 12.36% 2,512,858 12.32%
嘉義市 251,938 1.06% 267,651 1.16% 266,126 1.19% 252,371 1.24%
嘉義縣 464,020 1.95% 492,981 2.13% 552,749 2.48% 534,761 2.62%
屏東縣 754,946 3.17% 801,012 3.46% 872,902 3.91% 875,330 4.29%
澎湖縣 81,725 0.34% 86,967 0.38% 83,214 0.37% 105,848 0.52%
南部 6,160,881 25.85% 6,266,252 27.10% 6,378,145 28.60% 5,976,278 29.30%
臺東縣 189,529 0.80% 201,039 0.87% 204,919 0.92% 249,088 1.22%
花蓮縣 300,318 1.26% 309,941 1.34% 327,064 1.47% 336,890 1.65%
東部 489,847 2.06% 510,980 2.21% 531,983 2.39% 585,978 2.87%
金門縣 67,157 0.28% 57,221 0.25% 56,275 0.25% 81,479 0.40%
連江縣 12,109 0.05% 14,604 0.06% 17,775 0.08% 25,975 0.13%
金馬 79,266 0.33% 71,825 0.31% 74,050 0.33% 107,454 0.53%
全國 23,833,611 100.00% 23,123,866 100.00% 22,300,929 100.00% 20,393,628 100.00%

實際居住人口

[编辑]

臺灣之人口統計傳統上以戶政機關登記之戶籍人口為指標,惟戶籍人口與實際居住情形仍有落差,根據電信信令人口統計資料(2020年11月)之平日夜間停留人數為指標[12],可推估實際人口之分佈(此人口包括外籍居留人數),可知北臺灣實際居住人口為11,724,169人,戶籍人口為10,745,117人,較戶籍人口多979,052人,佔全國人口之49.12%;中臺灣實際居住人口為5,649,763人,戶籍人口為5,797,528 人,較戶籍人口少147,765人,佔全國人口之23.67%;南臺灣實際居住人口為5,870,606人,戶籍人口為6,327,170人,較戶籍人口少456,564人,佔全國人口之24.60%;東臺灣實際居住人口為512,736人,戶籍人口為539,852人,較戶籍人口少27,116人,佔全國人口之2.15%;金門及馬祖實際居住人口為110,640人,戶籍人口為153,689人,較戶籍人口少43,049人,佔全國人口之0.46%。顯示實際居住人口之南北差距較戶籍人口更大。

縣市別 平日夜間停留人數 戶籍人口 居住人口-戶籍人口
新北市 4,404,882 4,043,031 361,851
臺北市 2,789,958 2,509,112 280,846
桃園市 2,526,697 2,322,923 203,774
臺中市 3,083,970 2,850,285 239,085
臺南市 1,835,928 1,859,788 -23,860
高雄市 2,576,693 2,735,981 -159,288
宜蘭縣 441,203 453,246 -12,043
新竹縣 656,007 570,065 85,942
苗栗縣 505,463 542,985 -37,522
彰化縣 1,068,303 1,267,339 -199,036
南投縣 426,734 491,241 -64,507
雲林縣 565,293 677,293 -112,000
嘉義縣 440,515 499,881 -59,366
屏東縣 689,391 813,176 -123,785
臺東縣 192,086 215,351 -23,265
花蓮縣 320,650 324,501 -3,851
澎湖縣 70,549 105,907 -35,358
基隆市 355,821 367,740 -11,919
新竹市 549,601 451,033 98,568
嘉義市 257,530 266,076 -8,546
金門縣 98,129 140,490 -42,361
連江縣 12,511 13,199 -688

人口

[编辑]

設籍統計

[编辑]
臺灣縣市人口密度
臺灣鄉鎮市區人口密度
臺灣村里人口密度

總數

  • 台灣人口總數:23,233,593,100%。(2022年11月統計)
  • 臺灣原住民族人口總數:581,694人,2.51%。(2022年6月統計)
  • 歸化取得國籍的外裔(籍)配偶新住民人口總數:536,452人,2.27%。(2018年5月統計)

年龄結構(2021年1月統計):

  • 0-14歲:12.55%(合計:2,954,824人)
  • 15-64歲:71.30%(合計:16,790,176人)
  • 65歲以上:16.15%(合計:3,803,633人)
人口金字塔 (2021年4月)[13][註 2]
男性年齡女性
1,948 
100+
2,476 
12,565 
95-99
16,444 
51,886 
90-94
66,077 
103,623 
85-89
152,610 
189,282 
80-84
264,017 
256,503 
75-79
319,618 
444,489 
70-74
508,843 
691,770 
65-69
763,480 
810,955 
60-64
867,533 
889,756 
55-59
931,257 
883,105 
50-54
913,660 
862,695 
45-49
899,985 
994,457 
40-44
1,024,761 
925,908 
35-39
934,774 
813,261 
30-34
767,900 
828,696 
25-29
769,300 
768,545 
20-24
708,888 
591,760 
15-19
541,104 
505,241 
10-14
463,033 
553,288 
5-9
514,765 
468,140 
0-4
435,798 

年齡平均值[註 3]

  • 總計:40.50歲
  • 男性:39.64歲
  • 女性:41.35歲(2017年3月統計)

人口密度

  • 640.83人/km²。(2022年5月統計)

人口成長率

  • -1.78‰。(2020年統計)

出生率

  • 7.01/1,000人。(2020年統計)
  • 總出生人數165249。 (2020統計)

死亡率

  • 7.35/1,000人。(2020年統計)
  • 總死亡人數173156。 (2020年統計)[14]

淨遷移率

  • 0.89/1000人(2015年統計)

性別比

  • 出生:1.069 男/女
  • 15歲以下:1.09 男/女
  • 15-64歲:1.00 男/女
  • 65歲以上:0.84 男/女
  • 平均:0.98 男/女(2018年統計)[15]

嬰兒死亡率[註 4]

  • 總計:4.44/1,000人
  • 男性:4.84/1,000人
  • 女性:4.01/1,000人(2015年統計)

結婚率:6.61 /1,000人。(2017年10月統計)

  • 結婚雙方均為本國人者佔總結婚人口比例: 84.7%
  • 與非本國人結婚者佔總結婚人口比例:15.3%,其中東南亞配偶佔所有外國人比例:40.6%,大陸地區配偶人佔所有比例:36.2%,港澳地區配偶佔所有比例:6.2%。(2017年統計)[16]

離婚率:2.26 /1,000人。(2017年10月統計)

平均壽命

  • 總計:80.86歲
  • 男性:77.67歲
  • 女性:84.25歲(2021年統計)[17]

總生育率

  • 0.865/婦女(2023年統計)

未設籍統計

[编辑]
在臺外僑國籍分佈(2013年)

族群劃分與人口分布

[编辑]

臺灣族群文化人類學來區分,主要分為臺灣原住民台灣漢移民在台中國大陸少數民族台灣漢移民閩南裔臺灣人客家裔臺灣人臺灣外省人(其中包括在台大陸少數民族)。另外,近年來還有許多移居臺灣的新住民

依據2002年內政部統計處的一項調查研究:臺灣的閩南人76.9%、客家人10.9%、外省人10.0%、臺灣原住民各族1.4%以及不確定0.8%[23]

依據客家委員會2010年至2011年的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在各大族群(單一自我認定)的分布上,「福佬人」占67.5%;「客家人」占13.6%;「臺灣人」占7.5%;「大陸各省市人」占7.1%;「原住民」占1.8%[24]。2016年12月,客家委員會調查顯示,台灣客家人口超過453萬人,占全國人口約19.3%,較2011年調查結果增加33萬人,提升1.2%,代表民眾客家自我認同的提升,但能夠講客語的比例則降至46.8%(212萬人)[25]

對於人口數量多寡的敘述所在多有,不過除了國語現代標準漢語)以外,台語屬於優勢的語言,根據內政部統計,1993年時若以所用母語區分,推估使用「台語」(73.3%)、「臺灣客家語」(12%)、「其他漢語方言」(13%)及「台灣各族語言」(1.7%)[26]。另根據2008年中華民國年鑑,臺灣大概有73%的人会使用閩南語[27]

臺灣早期移民分布深受分類械鬥影響,並非渡臺時間先後或是原鄉居住地形所造成。客家人、泉州人、漳州人同時來台,客家人有的因分類械鬥失利退出平原(如臺北盆地)轉往丘陵(如新竹丘陵)居住,而因分類械鬥得勝而住在平原(如美濃區)、海濱(如新屋區[28]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新竹沿海地區、臺北盆地,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故「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29]」的說法,僅在台灣中部地區符合此一分布[30][31]

語言

[编辑]

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地區以中華民國國語為通用語,通用文字為漢字正體字;其他國家語言依使用人口比例分別為台語客家語臺灣話阿美語閩東語馬祖列島)、排灣語泰雅語布農語卑南語魯凱語太魯閣語賽德克語鄒語賽夏語達悟語噶瑪蘭語撒奇萊雅語邵語拉阿魯哇語卡那卡那富語英語在教育上是除國語之外的第二大語言。

6歲以上常住人口在家使用語言(2010年,每百人)[b][32]
縣市 人數 國語 台語 台灣客家語 臺灣原住民族諸語 其他
總計 21,407,235 93.5 81.9 6.6 1.4 2
新北市 3,779,575 92 82.9 2.4 0.9 2.4
臺北市 2,475,422 93.2 73.5 3.5 0.5 3.2
基隆市 358,927 87.2 91.1 0.9 1.8 1.8
新竹市 427,792 92 70.7 11.1 0.8 1.6
宜蘭縣 393,109 78.2 94.9 0.6 1.8 1
桃園市 1,982,734 93.4 58.2 17.1 1.3 1.3
新竹縣 464,165 90.6 27.7 56 2 1.1
臺中市 2,521,926 87.1 89.9 3.5 0.6 1.4
苗栗縣 482,329 79.4 45.8 52.4 1 0.5
彰化縣 1,123,439 69.5 98.1 0.3 0.2 0.9
南投縣 426,631 75.3 92 3.2 4.3 1.2
雲林縣 573,064 60 98.2 1.6 0.1 1.4
臺南市 1,719,853 71.7 95.8 0.5 0.3 2.7
高雄市 2,596,510 78.6 90.9 3 0.7 2.4
嘉義市 250,900 76.5 94.7 0.4 0.3 1
嘉義縣 458,244 61 97.5 0.8 0.8 3.6
屏東縣 750,122 66.2 82.3 12 4.7 0.5
澎湖縣 80,203 75 93.6 0.5 0.3 2.4
臺東縣 187,763 89.9 65.9 5.4 21.3 5.5
花蓮縣 287,858 90.8 60.9 10.8 16.9 1.6
金門縣 52,603 85.4 92.8 1.1 0.5 0.8
連江縣 14,066 96.6 44.7 3.9 1.6 24.1

教育水準

[编辑]

讀寫能力

  • 定義:10歲以上具有讀寫能力
  • 識字率:98.79%(統計10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 ,2016年總計數20,479,354人,識字人口20,231,709人)[33][34]

注釋

[编辑]
  1. ^ 內政部資料庫資料起始時間為1997年即民國86年
  2. ^ 每人在家使用語言可能為一種以上,本表係指各類使用語言占常住人口相對人次
  1. ^ 下表不計廢止戶籍、初設戶、其他戶籍相關變更,因此社會增加與自然增加的總合可能不等於實際人口增減數。
  2. ^ 各年齡層該有百分比,分性別計。原統計應非出生登記之性別。不明是否包括未歸化取得國籍的外裔(籍)配偶。35歲以上女性比例突增,應是包括外裔(籍)配偶,亦可能因包括34歲以下女性遷移出境(含婚姻移民)而減,尤其若是同年齡層男女比例與組距年數前之下一層比例差異大,及當次統計15歲至34歲間男女比例較14歲以下比例差異大。
  3. ^ 個體年齡進位最小單位一般應是日,或以年概計,年之內單位(時或日或月等)化為年歲而有小數。年齡是週期數,群體於某日前年齡以此整數計。個數、次數、週期數或最小單位該以中位數計,未達定義最小單位以平均值計。
  4. ^ 上述男女死亡率之比較會受男女比例干擾,每千人死亡率該增統計以 男死/男;女死/女;總死/總,三值皆該同時段,死亡時間亦是同時段內。也該增以同月齡統計,否則時段內外的出生數和入境數(若疏忽國籍)、死亡後人口變化會干擾,月齡結構會影響死亡率。先增統計,而非立即變換,是因仍要比對歷年統計。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戶口統計速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
  2. ^ 民國113年1月戶口統計資料分析. 內政部戶政司. 2023-12-09 [202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8 (中文(臺灣)). 
  3. ^ 衛生福利部新聞,台灣年輕人仍是男多於女
  4. ^ 原始內容連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xls.)內政部戶政司-縣市遷徒統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下表之遷入遷出統計為臺灣對外遷徒之數目,詳細資料見此[4][註 1]
  6. ^ 內政部統計月報-鄉鎮市區人口變化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7. ^ 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查詢網-土地與人口概況 、出生、死亡、遷移. 內政部統計查詢網. [202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8. ^ 內政部戶政司. 戶數、人口數及遷入、遷出-09人口年增加及出生死亡率(35).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9. ^ 內政部戶政司. 出生及死亡-10育齡婦女生育率及繁殖率(按發生)(36).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10. ^ 10.0 10.1 10.2 行政院主計總處. 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初步統計結果提要分析 (PDF). 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 [2021-09-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4-07). 
  11. ^ 行政院主計總處. 79年普查統計結果表 (PDF).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21-09-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9-11). 
  12. ^ 內政部統計處. 109年11月行政區電信信令人口統計資料_縣市. 社會經濟資料服務平台.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13. ^ 人口年齡分配. 內政統計年報. 內政部戶政司.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3). 
  14. ^ 內政部統計查詢網-出生死亡. statis.moi.gov.tw.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15. ^ 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國內指標. www.gender.ey.gov.tw.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16. ^ [行政公告] 107年第14週內政統計通報(106年與國人結婚登記之東南亞配偶計8,569人,自94年來首次超越陸配人數). 台灣. 2018-04-07 [2018-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中文(臺灣)). 
  17. ^ 內政部:110年國人平均壽命80.86歲. [202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4). 
  18. ^ 統計資料 外僑居留人數 民國113年2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
  19. ^ 國際人力移動-外國專業人員人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家發展委員會
  20. ^ 產業與社福移工人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
  21. ^ 失聯移工人數統計表 112年12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
  22. ^ 移工 統計資料 108年1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
  23. ^ 徐富珍、陳信木,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臺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 (PDF). [2009-09-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09). 
  24.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 過半客家人不會說客語 客委會修法鼓勵.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31). 
  26. ^ 東寫西讀—從「今日臺灣」看「臺灣的族群與語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臺灣內政部統計通報,民國98年第四週
  27. ^ CHAPTER 2 People and Language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10-14.,《The Republic of China Yearbook 2008》,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28. ^ 參見臺灣客家人
  29. ^ 清代台灣的社會變遷[永久失效連結]
  30. ^ 漳泉方言在台灣的融合[永久失效連結]
  31. ^ 洪惟仁,台灣語言分州圖. [2011-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32. ^ 行政院主計處. 6歲以上本國籍常住人口之父母相互溝通使用語言情形 (PDF). 行政院主計處. 99年普查統計結果表. [2020-04-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08). 
  33. ^ 內政統計查詢網. 內政部統計處.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34. ^ 2016年總計10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 內政部統計處. [2018-07-17]. [失效連結]

參考

[编辑]

參見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